本书为慕课《拉丁语入门》指定教材,特摘开篇序言说明教材编撰来源内容介绍配套书籍学习顺序以飨学员。

        阅读拉丁语经典是了解西方文明的前提条件。“如果不了解西方的古典文明,我们未必能透彻了解西方的现代文明;没有透彻了解西方的整个文明形态,也不会通透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精神处境及其未来命运”(刘小枫语)。实际上,现代汉语在很多方面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拉丁语的影响,比如现代汉语的“母语”和“母校”两个词分别来自古代晚期的lingua materna(英语的mother tongue)和中世纪的alama mater(“养育了我的母亲”,指“母校”),而世界上第一个反省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之间的差异的人就是伟大的拉丁语作家Augustinus(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因此,学习拉丁语进而阅读拉丁语经典成为现代中国知识人的迫切任务。然而学习好拉丁语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生的追求。因为拉丁语是一片大海,其词汇包罗万象,其语法精确细致,其文献书籍堆积如山,举不胜举,其思想博大深邃。拉丁语是西方文化的大门,而学习拉丁语语法是进入这座大门的第一步。

        本《拉丁语入门教程》分为两册:语法与文献。

        第一册的语法部分是根据瑞士人Alois Schildknecht SMB(石类思)20世纪40年代初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编写的Schola Latina Grammatica(《拉丁文法》,1942年在山东兖州圣保禄印书馆出版)而写的。石类思当时是瑞士天主教传教修会“白冷会”的会长,而他的书在很大的程度上采用德国人Georg Weig SVD(维昌禄)的名著Rudimenta linguae latinae Grammatica(《拉丁文初学话规》,1915年在山东兖州出版)。维昌禄(1883-1941年)是一名拉丁语专家,他1908年到山东,从1910年到1925年在山东兖州的天主教修道院任拉丁语教师和院长,先后编写《拉丁文初学话规》(1915年)、《拉丁文初学课本》(1915年)和《拉丁辞林》(1936年),因此可以说,这部拉丁语语法教程在中国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维昌禄和石类思的《拉丁文法》非常系统和全面,我尽可能保留了原来的例句和对语法形式的解释,但改变了原著的部分语法术语,比如将原著的“加格”改为“属格”,将“副格”改为“夺格”等等。原著的作者Schildknecht在序中说,如果学生每周有8节拉丁语课,这部语法教材可以使用六年之久,第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习字母、基本的形式和单词,第二年纪要学习更多单词和比较复杂的语法形式等等。由此可见前辈们对拉丁语的教学何等重视!

        这一册中的词汇表是一部小小的拉汉词典,包括488个最常用的单词及其复合词,这些单词是阅读拉丁语经典的基础,所以如果在文献中出现这些基本的单词,则不特别标出。学生应该掌握这些基本单词并慢慢增加自己的词汇量。你的词汇量越大,所读的文献就会给你带来越大的喜乐。

        本教材第二册提供了一些来自拉丁语经典的阅读材料。拉丁语的经典非常多(参见拙著《西方经典英汉提要》卷一、卷二、卷三),这就意味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著作相当困难。出了“文史哲”以外,我还关注两个领域,即法学和宗教学(基督宗教文献)。因为拉丁语不仅是文学、历史学、哲学、语法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的语言,它尤其是法学和神学的共同“母语”。因此,本集收录法学文献较多,入《英国大宪章》、但丁的《帝制论》和托马斯·阿奎那关于“死刑”的讨论。来自《圣经》的文献也偏重法律资料,如《摩西十诫》等。除了西方的拉丁语经典以外,本文集还包括与中国有关的文献(如马可·波罗的《游记》)和一部中国古代经典的拉丁语翻译(即殷铎泽于1667年翻译的《中庸》)。

        从文献的难度来看,初学者应该先看简单的文献,比如《圣经》、伊西多尔的《格言集》、保禄的《隆巴德人的历史》、艾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柏朗嘉宾的《蒙古研究》、马可·波罗的《游记》和托马斯·肯璧斯的《师主篇》,这些著作的句法比较简单易懂。托马斯·阿奎那的句子也不难分析,且逻辑性很强。一般来说,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献都比较难懂,句子很长,句法结构复杂。中世纪的学者不太强调修辞学,更重视内容,所以应该先看中世纪文献。难度最大的是古代诗人贺拉斯和维吉尔。有人说唱拉丁语歌曲是学习这种语言的最好方式,因此本教材也提供一些传统的拉丁语歌词(参见拉班努、赫尔曼和波那文图拉的文献)。

        本书一切拉丁语文献都有英语的翻译作为对照,这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因为英语比较容易模仿拉丁语的句法结构(比如关系从句)。学生可以随时参考英语译文,同时应该将拉丁语的文献一句句地分析并译成汉语。拉丁文献的英语译文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翻译的,但部分诗歌和《圣经》的文献采纳已有的英语翻译,《英国大宪章》的英语翻译来自《不列颠百科全书》。学好拉丁语的唯一办法是阅读和分析大量的拉丁语文献。另外,由于包含了大量没有统一译名的地名和人名,在文献部分标出的括号中的汉语译名仅供参考。

      请注意:第一册的语法部分用斜体字母标出两个音节以上的拉丁单词的重音,而词汇表和第二册不标出重音。

      祝阅读愉快!

      Ut lectio sit omnibus iucunda!

  雷立柏(Leopold Leeb)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