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叙事是纪录片中常用的叙事手法。一般的访谈叙事给人以全知全能、居高临下、宣教味浓厚且直接推送意义的支配性一元叙述视角。但在当下碎片化的微时代里,访谈叙事正呈现着不一样的状态,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图景,让观众在尽量客观的影像表达中自行判断、解读和权衡。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完全由访谈组成的微纪录片。本专题通过四部影片来了解访谈叙事微纪录片背后的本质特征和创作思维。

1.访谈对象

例片:《萌童说爱情》

访谈对象的选择对纪录片的成败至关重要。以《萌童说爱情》为例,访谈对象确定为儿童后,需要了解儿童的心理行为模式,既要提前多方打探他们对访谈内容的态度,规划好沟通角度,又要考虑到拍摄中的镜头视角,还要在访谈过程中注意观察采访对象、发掘新问题新想法、适时作出引导。

2.控制与意外

例片:《寻找爱上海的理由》

真实的世界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微影人的自我修养之“计划与意外”》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访谈记录类微电影的拍摄。拒绝采访怎么办?拒绝出镜怎么办?如何让看似随机的采访和回答循着创作者的预期进行?如何消除被访者的紧张、焦虑顺利开机?本节以许老师的作品《寻找爱上海的理由》为例传授大家怎样做好访谈前期准备及意外出现时的控制技巧。

3.人文精神

例片:《被访者》

想通过影片传达何种人文精神?如何在注重真实性客观再现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艺术性的内涵?本课以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短片《被访者》为例剖析上述问题。同时小编个人也推荐一部中国导演宁瀛的作品《希望之旅》供各位对比学习。

4.本质探索与创作思维

例片:《这个世界正在更糟》

在记录和表达之间寻找介入现实的制衡点,这是我们拍摄访谈叙事记录微电影要拿捏好的分寸。介入却不过分干预,在话题中挑动情绪,在引导中深入内心。本节以山本耀司为采访对象的《这个世界正在更糟》为例探索本专题微电影的本质和创作思维。


号外~号外~

原定十个专题的课程将扩充至十一个!瞬间有种赚到的感觉有木有啊~

最后一周专题讲啥么呢?赶紧购买课程不就知道啦!